新的春天,新的起點。2023年3月27日,中國化纖協會七屆三次理事會擴大會議暨七屆五次常務理事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原會長王天凱、原副會長許坤元、副會長端小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陳文興,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等領導嘉賓,以及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理事單位的企業家和專家、新聞媒體等200余人參會。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主持會議第一階段
堅定信心 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紡織行業事關民生需求、文化繁榮,鏈接國際國內循環,在服務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纖維材料發展是行業設計創新、工藝創新、裝備創新、產品創新的源頭和先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時指出, 2022年,化纖約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85%,中國化纖產量占全球的70%以上,我國高性能纖維總產能占世界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w工業是我國紡織工業規模優勢、體系優勢、創新優勢的基礎支撐,決定著產業的創新深度、應用廣度與價值高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
根據中國化纖協會統計,2022年化纖產量為6488萬噸,同比微減0.5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21.4%。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化纖出口量為565.45萬噸,同比增加8.76%,這反映出國際市場需求增加以及我國化纖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從長期來看,我國化纖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仍有著較大發展空間和潛力。
對于化纖行業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孫瑞哲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推動高端化、安全化發展。堅持優化資源,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堅持自立自強,強化基礎研究。加強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纖維等方面的關鍵技術、關鍵裝備的開發,推動產業化、規;瘧。堅持安全穩定,強化技術支撐。加快煤化工制取等纖維技術研發,促進原料來源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推動形成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二是加快制造升級,推動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化纖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精益化柔性化水平。提高機器人應用水平,提高骨干企業裝備數控化率和機器聯網率,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推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行業的應用。推進制造過程全流程數字化和生產裝備智能化、完善智能制造服務平臺。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戰略導向,推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速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加快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的發展和建設。發揮綠色平臺和體系支撐作用,做好綠色纖維認證和中國纖維零碳行動-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建設等。推動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
三是拓展應用空間,推動融合化、價值化發展?傂枨蟛蛔闶钱斍爱a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要把恢復和擴大國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進一步做好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和研究,優化產品結構,加大功能性、智能化、環保型產品的開發力度。以產品創新支撐跨界應用。以高性能纖維為重點,拓寬化纖產品在大健康、海洋工程、新能源、基礎設施、航空航天和軍民融合等領域的應用。以場景創新挖掘市場潛力。通過模式創新、平臺創新推動全產業鏈合作,促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供需匹配、要素循環。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于琨
化纖行業如何助力我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邁進?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于琨在致辭時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抓好政策落實,堅定行業發展信心。行業要用好已發布的《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以及現有的財稅金融政策,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開發更豐富的品種,進一步提升化纖行業在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地位。
二是強化創新引領,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w行業要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補短板強弱項,實施好數字化助力三品行動方案,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供給能力和生產效率。要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形成大中小融通發展產業生態,提升整體產業鏈優勢。
三是推進綠色轉型,增強資源綜合利用效能;w行業要進一步加強落實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快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循環利用,發展生物材料、生物制造技術,提升循環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透明可追溯的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更多低碳綠色紡織消費品,促進全生命周期綠色生產消費,提升行業在全社會環境責任的形象。
創新服務,探索高質量發展之“徑”
多舉措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
大會聽取并審議通過了中國化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關曉瑞所作的協會2022年度工作總結和年度財務報告。中國化纖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在2022年履職期間,深入領會“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和中國紡聯的總體部署,主動履行行業責任,開展扎實有效的工作,繼續努力推進行業平穩運行,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化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關曉瑞
一是嚴格按照“兩化”要求,持續深化黨建工作,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協會員工的思想認識水平以及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增強黨建對行業工作的指導與引領作用。二是通過聚焦行業重大訴求、做好行業發展研究、做好基礎信息統計和服務、做好行業規范和貿易救濟等相關工作,服務政府決策和行業發展,為企業紓難解困。三是通過持續推進綠色纖維認證、搭建綠色服務平臺、開展“雙碳”專題調查研究、推進CV聯盟相關工作等,持續推進行業綠色發展。四是通過編寫科技發展綱要和行業發展報告、支持項目申報,深化和拓展行業標準化工作,支持恒逸基金賦能基礎學術研究,開展技術服務等,持續為行業搭建科技服務平臺。五是通過發布桐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22/2023、“纖維之路”交流線上線下活動、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在線發布會等,創新模式加強與下游應用領域乃至全產業鏈的聯動,探索行業品牌建設新路徑。六是繼續做好基礎工作,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如加強內部管理,緊密會員服務,充分利用協會雜志、網站、微信、手機報、視頻號信息平臺,開展公益性科普,籌備開好中國化纖科技大會、中國國際化纖會議,通過紡織高訓班和纖維空中大講堂繼續做好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科普等。
中國化纖協會副會長呂佳濱主持會議第二階段
2022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預排名發布
會上,2022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預排名發布。為了促進我國化纖行業高質量發展,也為了更好地做好行業服務工作,中國化纖協會積極開展基礎統計。在此基礎上,排名工作已進入第六年,在廣大會員與行業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2022年預排名工作已完成。本次預排名依據企業填報的2022年1-9月數據,排名名單分為化學纖維綜合排名和主要細分產品排名。
中國化纖協會副秘書長吳文靜
桐昆集團、恒逸集團、新鳳鳴集團、國望高科、恒力集團、賽得利、福建百宏、三房巷、榮盛石化、儀征化纖等100家企業入圍2022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預排名名單。正式排名將依據2022年1-12月數據進行排名,并將于2023年5月發布。會議同期還公布了2022年度化纖行業優秀統計工作者名單。
激蕩30年 向歷史致敬 向化纖人致敬
30年前,1993年3月5日,中國化纖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從成立那一刻開始,協會始終與中國化纖行業攜手同行。30年來,我國化纖行業在全球的規模最大,品種最豐富,我國化纖年產量占全球化纖年總產量的比重超過70%。我國化纖行業也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化纖龍頭企業、世界級單項冠軍企業。我國化纖行業改變了全球化纖業的競爭格局,現在正在改變全球煉化產業的競爭格局。我們很多各具特色的好企業都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優勢。即便是我們曾經的短板——高性能纖維,也已經進入先進國家行列。每一個化纖人都為身處這個行業感到驕傲,同時也為自己在其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感到自豪。
“30年來,我們披星戴月,追隨著世界化纖發展的趨勢,站上了歷史的潮頭;30年來我們開拓創新,不斷尋求自我的突破,攻下了碳纖維國產化等一個又一個難題;30年來我們攻艱克難,打破行業邊界,實現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跨躍;30年來中國化纖協會也在各級領導關心和幫助下,在化纖及相關企業的支持下,伴隨著行業茁壯成長!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動情地說。歷史不會忘記,過去的點點滴滴和每一個為成功付出代價和努力的人們。三十年,一步一個腳印,是一段經歷,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在這樣的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年份,由中國化纖協會策劃組織編寫的《中國化纖簡史》正式出版。這既是對中國化纖工業發展歷程的一份見證,也是中國化纖協會對于我國化纖行業現代化建設的一份獻禮。
端小平主持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30周年活動及《中國化纖簡史》首發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會長王天凱在致辭時簡要梳理了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歷程。他指出,中國化纖工業歷經70多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到全球第一大化纖生產國和出口國,再到成為世界化纖工業發展的引領者,在座各位大都經歷了或長或短的發展階段;w工業的成長壯大,發展初期得益于舉一國之力辦大事的計劃經濟優勢,發展壯大得益于改革開放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占主導作用,得益于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理念的引進,得益于全球范圍內的交流與合作,得益于一代代化纖人在行業不同發展階段頑強拼搏、緊抓機遇探索實踐、與時俱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會長王天凱
東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致辭時表示,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化纖協會堅持服務為本,始終堅持服務行業,推動化纖強國建設;始終堅持服務政府,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始終堅持服務企業,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服務能級,成效卓著,得到了行業企業和會員單位的廣泛認可,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化纖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化纖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東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許坤元、中國化纖協會會長陳新偉、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文興、中國化纖協會原副會長賀燕麗、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德順共同啟動并見證了《中國化纖簡史》首發式。
《中國化纖簡史》首發式
中國化纖協會副會長鄭俊林介紹了《中國化纖簡史》的撰寫初衷、編輯出版歷程等。他表示,70余年來我國化纖行業的發展史、各細分行業的大事件、重點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重要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行業眾多項目、人才獲得的各類榮譽獎項等,最終均以翔實的資料和統計數據再現于本書中。在撰寫過程中,編委會堅持整體關照和重點書寫相結合,即把70余年來發生的行業故事整體的反映出來,并吸收、挖掘新時代我國化纖工業的最新成果,進行重點突出撰寫。在定稿過程中,編委會幾經商議,反復修改,幾易其稿,歷時近三載,終于付梓面世,一部關于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史書就此誕生。
中國化纖協會副會長鄭俊林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杜鈺洲為本書題寫了書名,并為中國化纖協會30周年特別題寫了一幅字——“根植民生 纖動世界”,無疑這既是對協會也是對我國化纖行業的期待與肯定!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杜鈺洲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30周年特別題寫的一幅字——“根植民生 纖動世界”
30年來,中國化纖協會和中國化纖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有關部委、中國紡聯和廣大會員企業和企業家以及國際同行等各方面的關心、幫助和大力支持。此次大會特邀國際同行代表歐瑞康(中國)總裁王軍和企業家代表桐昆集團總裁許金祥分享了他們心中的中國化纖協會以及與協會的動人故事。
歐瑞康(中國)總裁王軍
王軍表示,30年來,中國化纖工業在協會引領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歐瑞康見證并參與了中國化纖工業的快速發展。幾十年來,歐瑞康把握住了中國這個超大規模的市場,并把世界先進的設備進入中國市場,取得了今天的發展成績。
“我剛開始在公司工作時,那時滌綸長絲的紡絲速度才幾百米,但現在滌綸長絲的紡絲速度已達到3300米。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在質量上,中國化纖工業都取得了飛速發展。中國市場充滿機遇。歐瑞康將繼續扎根中國市場,以先進的技術,繼續服務好中國市場的客戶,為中國化纖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蓖踯娬f。
桐昆集團總裁許金祥
“今天是《中國化纖簡史》的發布儀式?吹竭@本書的相關內容,讓我感慨、感動、感恩;仡櫸覈w工業近三四十年走過的路,我覺得改革開放對我們行業的成長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正如李強總理所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痹S金祥由衷地說,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化纖協會的專業性越來越強,越來越成為企業的“貼心人”和“娘家人”。在企業的成長歷程中,在行業發展的各個關鍵階段,中國化纖協會都始終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關鍵作用,給予了給力的支持。協會堅持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行業技術進步,推動全行業發展和進步,積極為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同時也是政府與行業間的重要溝通橋梁和“代言人”,切實解決了行業、企業的許多困難和問題,為維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做出了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許坤元 頒發中國化纖協會30周年紀念杯
新的藍圖,新的征程!30年來,中國化纖協會始終與時代同頻、與產業共進,為持續推動化纖行業集約化、高端化、創新化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希望化纖協會以30周年為契機,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再建新功。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做更有擔當的行業組織。堅持黨的引領,胸懷“國之大者”,引導產業服務國家戰略和民生需求。二是強化專業能力,做更有作為的行業組織。要與時俱進,探求行業服務與產業發展結合點,培育新動能、開辟新賽道。三是鞏固生態優勢,做更有價值的行業組織。做好公共服務平臺,維護行業共同利益、規范行業共同行為、促進行業共同進步!睂O瑞哲對中國化纖協會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一纖雖簡,可化萬物。趁春光正好,讓我們只爭朝夕,勤耕不輟,櫛風沐雨,在“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勇毅前行,賡續中國化纖行業的錦繡華章,成就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典范。 |